以蠡测海是什么意思?

意思是:以:用;蠡:贝壳;利用贝壳当瓢;测:量。用贝壳来量海水。比喻观察或了解得很狭窄、片面;也比喻知识浅薄。

以蠡测海是什么意思?

成语名字:以蠡测海

成语发音:yǐ lí cè hǎi

成语解释:以:用;蠡:贝壳;利用贝壳当瓢;测:量。用贝壳来量海水。比喻观察或了解得很狭窄、片面;也比喻知识浅薄。

成语出处:汉 东方朔《答客难》:“以管窥天,以蠡测海。”

成语繁体:以蠡測海

常用程度:常用成语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成语用法:偏正式;作谓语、定语、宾语、分句;含贬义

成语结构:偏正式成语

产生年代:古代成语

成语正音:蠡,不能读作“yuán”或“lǐ”。

近义词: 坐井观天  以管窥天 

成语例句:张隆溪《二十世纪西方文论述评》:在有限的篇幅里概述二十世纪文学理论,难免像一位古代哲学家提到过的愚人,想用一块砖做样品兜售房屋,要别人由这一块砖见出楼台庭院的全貌,还是以蠡测海。



以蠡测海的意思解释 近义词反义词

以蠡测海的意思: [yǐlícèhǎi]

见〔管窥蠡测〕

以蠡测海百科解释:

以蠡测海(yǐlícèhǎi):用瓢来测量海。蠡,盛水的瓢。比喻见闻浅陋、肤浅。出自《成语大词典》。

以蠡测海的详细解释: 以蠡测海 [yǐ lí cè hǎi]

蠡:贝壳做的瓢。用贝壳来量海。比喻观察和了解很狭窄很片面。

以蠡测海的近义词: 坐井观天,井蛙之见,瓮天之见,持蠡测海,管中窥豹,以锥刺地,管窥蠡测,一孔之见,以管窥天以蠡测海的反义词: 统筹兼顾,博大精深,以小见大,兼收并畜,兼收并蓄以蠡测海的出处:

汉·东方朔《答客难》:“以管窥天;以蠡测海。”

请问‘以蠡测海’的意思是?有故事么?

以蠡测海yǐ lí cè hǎi

用蠡(贝壳做的瓢)来量海,比喻观察和了解很狭窄很片面.蠡:贝壳做的瓢.

语法

偏正式短语;作谓语、定语、宾语、分句;含贬义

近反义词

近义词:坐井观天、以管窥天、管窥蠡测 反义词:兼收并蓄、博大精深、统筹兼顾

出典

东汉·班固《汉书·东方朔传》:“以管窥天,以蠡测海,以莛撞钟,岂能通其条贯,考其文理,发其音声哉.”

相关史事

西汉文学家东方朔很有才能,但经常讽刺汉武帝因而只担任太中大夫等小官,没有得到汉武帝的重用.他写一篇《答客难》抒发自己怀才不遇的心情,他把自己与苏秦、张仪比较,他认为有才能的人不能管窥蠡测,要注意自己的行为与节操.

用瓢量海水.

比喻以浅陋之见揣度事物.

《文选·东方朔<答客难>》:“语曰:‘以筦窥天,以蠡测海,以筳撞钟.’岂能通其条贯,考其文理,发其音声哉!”

李善 注引 张晏 曰:“蠡,瓠瓢也.”

《三国志·魏志·王脩传》“百姓称之” 裴松之 注引《魏略》:“孤之精诚,是以达君;君之察孤,足以不疑.但恐傍人浅见,以蠡测海,为蛇画足,将言前后百选,辄不用之,而使此君沉滞冶官.”

清 王韬 《变法自强》下:“彼言者,直坐井窥天,以蠡测海耳!”

以管窥天:

管:竹管;窥:从小孔或缝隙里看.通过竹管子的孔看天.比喻见闻狭隘或看事片面

以蠡测海,

蠡:贝壳做的瓢.用贝壳来量海.比喻观察和了解很狭窄很片面.

以莛撞钟

莛:草茎.用草茎打钟,毫无声响.比喻才识浅陋的人向高明的学者发问,得不到回答.

以蠡测海是什么意思

蠡: 贝壳 做的瓢。用贝壳来量海。 比喻 观察 和了解很狭窄很片面。

成语出处: 汉·东 方朔 《答客难》:“以管窥天, 以蠡测海 。”

繁体写法: 以蠡测海

注音: ㄧˇ ㄌㄧˊ ㄘㄜˋ ㄏㄞˇ

以蠡测海的近义词: 坐井观天比喻眼光狭小,看到的东西有限 以管窥天亦作“ 以筦窥天 ”。用竹管看天。比喻见闻狭隘。语本《庄子·秋水》:“是直用管窥天,用锥指地也,不亦 管窥蠡测管中视天,以瓢量海水,喻眼光狭小,见识不广或不自量力我昨儿晚上的话竟说错了,怪不得老爷说我是“管窥

以蠡测海的反义词: 兼收并蓄不管来源和性质如何,一概收容积蓄。形容博采众议 博大精深形容思想和学识广博高深

成语语法: 偏正式;作谓语、定语、宾语、分句;含贬义

常用程度: 常用成语

感情.色彩: 中性成语

成语结构: 偏正式成语

产生年代: 古代成语

读音注意: 蠡,不能读作“yuán”或“lǐ”。

写法注意: 测,不能写作“侧”。

以管窥天以蠡测海的意思 以管窥天以蠡测海的解释

1、“以管窥天,以蠡测海”,谚语,意思是比喻见识短浅。

2、出处:《史记?扁仓公列传》:“夫子之为方也,若以管窥天,,以郡(空隙)视文。”

3、造句:以管窥天,以蠡测海,以莛撞钟,岂能通其条贯,考其文理,发其音声哉。

"以管窥天,以蠡测海,以莛撞钟’是什么意思?

意思:用管窥天,用瓢量海,用草撞钟。

出自:《答客难》两汉:东方朔

节选:语曰:‘以管窥天,以蠡测海,以筵撞钟,’岂能通其条贯,考其文理,发其音声哉?犹是观之,譬由鼱鼩之袭狗,孤豚之咋虎,至则靡耳,何功之有?

翻译:俗话说,如果以管窥天,以瓢量海,以草撞钟,又怎么能通晓规律,考究原理,发出音响呢?由是观之,就像耗子袭击狗,小猪咬老虎,只会失败,能有什么功效呢?

扩展资料

《答客难》是东方朔晚年的作品。他从二十岁负才自荐 可以为天子大臣以来近四十年间,虽然武帝既招英俊,程其器能,用之如不及。时方外事胡、越,内兴制度,国家多事,自公孙弘以下至司马迁皆奉使方外,或为郡国守相至公卿 ,而对他,却一直与对枚皋、郭舍人一样, 诙啁而已, 终不见用。因此内心幽愤难以平衡,遂作此篇,发泄牢骚,自慰表志。

文章在艺术上成就突出,它承继被称为宋玉的《对楚王问》,又有重要发展创新。就汉代赋体文学而言,它既不同于以司马相如《子虚赋》为代表的对统治者表示规谏的散体赋,也不同于正面抒发遭世不遇的骚体赋,而是以散文笔法通过反话正说、对比映照,在似是而非之中进行耐人寻味的发泄与嘲讽,名为客难己,实则为独出心裁地难皇帝

和贾谊《吊屈原赋》以来的骚体士不遇赋相比,前者沉郁悲慨,后者则辛辣尖刻,从而更加丰富了汉赋的艺术表现力,对后世产生了很大影响,以至于扬雄、班固、张衡、蔡邕, 迭相祖述 ;《解嘲》、《答宾戏》、《应间》、《释诲》,应运而出,蔚为大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