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陆漂移假说是谁提出来的

魏格纳。1620年英国人弗兰西斯·培根他提出了西半球曾经与欧洲和非洲连接的可能性。

1668年法国R.P.F.普拉赛认为在大洪水以前,美洲与地球的其他部分不是分开的。

大陆漂移假说是谁提出来的

到19世纪末,奥地利地质学家修斯(Eduard Suess,1831~1914)注意到南半球各大陆上的岩层非常一致,因而将它们拟合成一个单一大陆,称之为冈瓦纳古陆。1912年阿尔弗雷德·魏格纳正式提出了大陆漂移学说,并在1915年发表的《海陆的起源》一书中作了论证。因此,阿尔弗雷德·魏格纳被称为“大陆漂移学说之父”。由于当时不能更好地解释漂移的机制问题,曾受到地球物理学家的反对。

20世纪50年代中期至60年代,随着古地磁与地震学、宇航观测的发展,使一度沉寂的大陆漂移说获得了新生,并为板块构造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大陆漂移说认为,地球上所有大陆在中生代以前曾经是统一的巨大陆块,称之为泛大陆或联合古陆,中生代开始分裂并漂移,逐渐达到现在的位置。大陆漂移的动力机制与地球自转的两种分力有关:向西漂移的潮汐力和指向赤道的离极力。

较轻硅铝质的大陆块漂浮在较重的黏性的硅镁层之上,由于潮汐力和离极力的作用使泛大陆破裂并与硅镁层分离,而向西、向赤道作大规模水平漂移,并且向附近移动的活动。魏格纳观察世界地图的过程中,首先发现了大西洋两边的两大洲的轮廓是可以对应起来的,尤其是巴西东部有一个突出的直角,与隔岸相对的非洲西边的几内亚湾是可以拼凑成一个完整的部位的。魏格纳紧接着又发现巴西沿岸的许多海湾与隔岸相对的非洲西部的许多大陆的突出部分极为对称,魏格纳通过这些现象突然发现,会不会大西洋是导致非洲大陆与南美洲大陆分开的罪魁祸首。

在大西洋产生之前,两个大陆本就是一种块完整的陆地,之后才破裂。由于海洋的原因,逐渐漂移分开,为了验证自己的猜想,魏格纳大范围搜集资料,并且以大西洋两岸的南美洲以及非洲为突破口,详细的观察了这两个大陆沿海的形状以及地质结构是否契合。再通过居住在两大洲东岸和西岸的原始生物的习性来综合判断,在过去两个大陆到底是不是一整块。

大陆漂移学说是谁提出来的?

大陆漂移学说是阿尔弗雷德▪魏格纳提出来的。阿尔弗雷德▪魏格纳是一位德国地质学家、气象学家和天文学家。

阿尔弗雷德·魏格纳是大陆漂移说创立者,该学说认为远古时代的地球只有一块“泛古陆”或称盘古大陆的庞大陆地,被称为“泛大洋”的水域包围,该大陆后来开始破裂,形成现在的七大洲和五大洋的基本地貌。

大陆漂移学说的证据:1、大陆边缘的吻合:将大西洋两岸的非洲和南美洲拼在一起时,两岸的大陆边缘能十分吻合且完美的贴合。且经由两岸岩层的研究,发现在非洲某处海岸的岩层,恰与拼合后的南美洲海岸的岩层相同,再度印证两块大陆曾经是相连的。2、地质构造方面的证据:阿巴拉契亚山脉(和非洲阿特拉斯山脉是同一条)是东北-西南走向,临至大西洋西岸就中断,而地质研究证明斯堪的纳维亚山脉与苏格兰、爱尔兰的山脉是与阿巴拉契亚山脉同源。另外,有证据证明南非的开普山和布宜诺斯艾利斯山是同出一彻。

可见曾有段时间,美洲、非洲和欧洲是相连。

大陆漂移学说谁提出来的?

大陆漂移学说魏格纳提出来的。1912年提出关于地壳运动和大洋大洲分布的假说——“大陆漂移说”。

他根据大西洋两岸,特别是非洲和南美洲海岸轮廓非常相似等资料,认为地壳的硅铝层是漂浮于硅镁层之上的,并设想全世界的大陆在古生代石炭纪以前是一个统一的整体(盘古大陆),在它的周围是辽阔的海洋。

后来,特别是在中生代末期,盘古大陆在天体引潮力和地球自转所产生的离心力的作用下,破裂成若干块,在硅镁层上分离漂移,逐渐形成了今日世界上大洲和大洋的分布情况。但这一假说却难以解释某些大问题,如大陆移动的原动力、深源地震、造山构造等。大陆漂移内容大陆漂移假说是解释地壳运动和海陆分布、演变的学说。大陆彼此之间以及大陆相对于大洋盆地间的大规模水平运动,称大陆漂移。

大陆漂移说认为,地球上所有大陆在中生代以前曾经是统一的巨大陆块,称之为泛大陆或联合古陆,中生代开始分裂并漂移,逐渐达到现在的位置。大陆漂移的动力机制与地球自转的两种分力有关:向西漂移的潮汐力和指向赤道的离极力。较轻硅铝质的大陆块漂浮在较重的黏性的硅镁层之上,由于潮汐力和离极力的作用使泛大陆破裂并与硅镁层分离,而向西、向赤道作大规模水平漂移,并且向附近移动的活动。

大陆漂移假说是谁提出的?

大陆漂移假说是阿尔弗雷德·魏格纳提出的发展历程阿尔弗雷德·魏格纳(1880~1930)在1912年一篇重要的学术论文中提出大陆漂移假说,并且在几年后(1915)出版的一部专著中加以发展和完善。人们几乎立刻就意识到了这个假说潜在的革命性质,因为它要求对地理学的全部基础进行重新修订。

20 世纪20~30年代间,地理学家对大陆运动的观念进行了广泛的讨论,结果,反对意见几乎是同声一片。

因此,魏格纳提出的地球漂移说长期以来处于理论革命阶段,直到50年代中期,不断发现的新证据才越来越对大陆可能运动的假说有利。但直到20世纪60年代,一场地球科学革命才真正发生。历史分析表明,这场地球科学革命结束了长达半个世纪之久的理论革命状态外仅仅是因为人们勉强接受了一整套已处休眠状态或早先被摒弃的观念或理论。这场科学革命伴随着研究地球的新手段和传播知识的新技术的产生而产生。

不仅许多地球科学家沿着非传统的路线思考,而且,有不少物理学家也投入了地球科学的研究之中,并做出了伟大的发现。因此,最终发生的地球科学革命并不仅仅是长期受到抵制的、作为传统观念的一次根本性转变的大陆漂移说的简单复活,而且还创立了新的板块构造理论来描述大陆的漂移。从某种意义上说,魏格纳的原始理论并未导致一场科学革命,但是,最终的科学革命确实体现了魏格纳理论中大陆运动这一中心思想和把地表分成两类地域(陆地和海底)的观念。

大陆漂移假说内容:大陆漂移说认为,地球上所有大陆在中生代以前曾经是统一的巨大陆块,称之为泛大陆或联合古陆,中生代开始分裂并漂移,逐渐达到现在的位置。大陆漂移的动力机制与地球自转的两种分力有关:向西漂移的潮汐力和指向赤道的离极力。较轻硅铝质的大陆块漂浮在较重的黏性的硅镁层之上,由于潮汐力和离极力的作用使泛大陆破裂并与硅镁层分离,而向西、向赤道作大规模水平漂移,并且向附近移动的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