蝴蝶的启示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蝴蝶破茧而出的过程是痛苦不堪的,因为有了这种痛苦,它才能化为美丽的蝴蝶。人生也一样,难免经历磨难,有时甚至是致命的打击,只有坚定地面对它,顽强地承受它,把它视为成功的垫脚石,才能增长我们克服磨难的勇气和智慧,才能变磨难为人生的一笔财富。不经历风雨何以见彩虹,不经过磨难人的精神境界就难得升华。

蝴蝶的启示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蝴蝶的成长,必须完全依靠自己的力量奋力挣拖“茧”的束缚,最终才能破茧成蝶。在它奋力挣脱束缚的整个过程,“不忍”目睹其痛苦的人的“善意”的“帮助”,令它永远失去了飞起来的希望。

蝴蝶的启示对教学的启示:学习中教师确实没有直接的灌输,课程的三维目标也均有体现。但这样的课堂上,学生是真正的“主人”吗?老师那一个个细致问题的有序提出,好比给学生前行的路上设置了一个个清楚的路标,学生几乎毫不费力地就到达了终点。

表面上,学生“乐学”,也基本“学会”,但学生“会学”了吗?学生学习中,教师用过多、过细的问题给他们引路的同时,学生也丧失了对问题独立、深入思考的机会,教师是不是也“善意”地帮了学生的倒忙?新课改,使我们有机会不断探索如何真正建立“有效”的、“关注学生发展”的课堂,我们也确实在课堂教学的改革上有了一点点的进步。



蝴蝶的启示大学生如何实现自我成长?

写作思路:可以叙述一下蝴蝶破茧成蝶的过程,这个过程是不是一帆风顺的,蝴蝶破茧成蝶的事例正和人的成长是一样的,人的成长也并不是一帆风顺的,需要经历坎坷和困难,最终才会长出想蝴蝶一样美丽的翅膀。

正文:

蝴蝶,经过挫折才能迎来美丽的重生。

我听过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个人很热爱蝴蝶,他爱蝴蝶那美丽的翅膀,那无尽的自由,更喜欢蝴蝶从茧里飞出来的那一刻涌上心头的激动。

有一天,那个人找到了一个茧,他兴奋地双手直抖。他小心翼翼地把茧带回了家,放在一个瓶子里,他便在一边观察起来。

过了一个多小时,茧突然剧烈抖动起来,里面隐约可以看见一个影子在挣扎着。过了十分钟,影子不动了,那个人很害怕蝴蝶会在挣扎中死去,便想帮帮蝴蝶,就用一把小刀在茧上面划了一道口子。

突然,一只翅膀伸了出来,紧接着是干干的身体,它出来了!但它不能飞。那个人后来才知道:蝴蝶只有靠自己的力量挣脱束缚,才能迎来自由,别人的力量反而会害了它。

人生就像蝴蝶出茧一样。一个人必须经历挫折才能更有自信。还有一个事例:有个人去登山,登到半山腰时遇到了雪崩,但他不想放弃。

他爬向山顶,被几个大雪球打到了,但这没阻挡住他的脚步,终于,他登上了山峰,他惊奇地发现,风雪过后是天晴,一切都是那么美。这次登山增强了他的自信心,而他的队友们早已半途而废,结果自然是任何发现都没有。

这两个故事使我明白一个道理:遇到挫折迎难而上、敢于突破的人才是真正的强者,而靠别人的力量突破难关的人永远也长不大。

我们每个人的生命就像滚滚长江东流水,都想流进大海这个快乐老家,水流向大海就有起有伏,也就是说我们的人生有称心就有不称心、有成功有就有失败、有欢乐就有痛苦、有顺利就有挫折,哪一段是不好的呢?

认得生命犹如沧海一粟,我们就要利用人生短短的几万天,去活出自己的精彩,用赏识的观点来面对你的人生,失败了请你不要放弃,那是你未来成功的垫脚石;痛苦时你不要绝望,那是你未来欢乐的基础;遇到挫折请你继续坚持,那是你通向未来的必经路。

享受苦难、享受失落、享受烦恼、享受孤独、享受委屈就像享受黑夜是未来的黎明一样,因为这是生命中不可避免的。

蝴蝶的启示作文

蝴蝶飞行,看似简单,但实际上却是难上加难,在逆风飞行中,犹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下面是我为大家搜集整理出来的有关于蝴蝶的启示作文,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篇一:蝴蝶的启示

在一个阳光灿烂的星期天,我去离家较近的公园里玩耍,一走进这个公园我就觉得自己长上了一对快乐的翅膀,在绿色的海洋里遨游。

我正观察着公园里的一草一木,忽然,一个漂亮的东西出现在我的视野里。我定睛一看,啊,原来是一只漂亮的蝴蝶呀。

我像一只猫一样走过去,蹲在那里仔细观察那只蝴蝶,那里有一朵花,蝴蝶好像在采蜜,我看见它翅膀上的花纹我从来都没有见过,它的眼睛长在头上的两根触角上,我很高兴,差点喊出声来。

我心里突然想,能不能把它捉起来呢?我正专心致志想着问题就一不小心把那朵花碰了一下,蝴蝶一下飞走了。我很失望,这麽好的一只蝴蝶竟然让它飞走了。我觉得应该把它找出来,可我怎麽找也找不见它,只好垂头丧气地回家了。

到了一个星期六,我又去了那个公园,我又遇见了那只蝴蝶,我这才发现:原来它身上的颜色和草丛的颜色差不多,所以才没被我发现。

人类真的很有智慧呀!通过蝴蝶身上的花纹的启示,就把坦克、飞机、作战服等军用设施都改成了与草丛、森林色彩相近的颜色,这就让在战斗中死伤的人数逐渐降低。蝴蝶的鳞片还具有调节体温的作用,鳞片的张开与收缩给了航天科学家启示,他们根据这一原理研制出一种防生学装置,解决了长期困扰他们的难题——卫星在绕地球飞行时被阳光照射与地球阴影除油剂百度巨大温差。

大自然可真奇妙,一只小小的蝴蝶就可以给我们带来这么大的'启示,由此可见,人类与大自然是息息相关、相互依存的。

篇二:蝴蝶的启示

蝴蝶,经过挫折才能迎来美丽的重生。

我听过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个人很热爱蝴蝶,他爱蝴蝶那美丽的翅膀,那无尽的自由,更喜欢蝴蝶从茧里飞出来的那一刻涌上心头的激动。有一天,那个人找到了一个茧,他兴奋地双手直抖。他小心翼翼地把茧带回了家,放在一个瓶子里,他便在一边观察起来。过了一个多小时,茧突然剧烈抖动起来,里面隐约可以看见一个影子在挣扎着。过了十分钟,影子不动了,那个人很害怕蝴蝶会在挣扎中死去,便想帮帮蝴蝶,就用一把小刀在茧上面划了一道口子。突然,一只翅膀伸了出来,紧接着是干干的身体,它出来了!但它不能飞。那个人后来才知道:蝴蝶只有靠自己的力量挣脱束缚,才能迎来自由,别人的力量反而会害了它。

人生就像蝴蝶出茧一样。一个人必须经历挫折才能更有自信。还有一个事例:有个人去登山,登到半山腰时遇到了雪崩,但他不想放弃。他爬向山顶,被几个大雪球打到了,但这没阻挡住他的脚步,终于,他登上了山峰,他惊奇地发现,风雪过后是天晴,一切都是那么美。这次登山增强了他的自信心,而他的队友们早已半途而废,结果自然是任何发现都没有。

这两个故事使我明白一个道理:遇到挫折迎难而上、敢于突破的人才是真正的强者,而靠别人的力量突破难关的人永远也长不大。

篇三:蝴蝶的启示

“纸团重还是蝴蝶重?”我问你们这样一个问题。

当你们毫不犹豫地回答是纸团重时,我会继续问你:“那为什么娇小的蝴蝶可以抵御风雨的吹打,逆风飞行,而纸团却会一吹便滚来滚去呢?”

也许你们听了会哑口无言,我会回答:“因为蝴蝶是有生命的,它有毅力,它有战胜风的那一个信念!”

蝴蝶飞行,看似简单,但实际上却是难上加难,在逆风飞行中,犹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它时刻绷紧神经,不放松,因为它知道,它的一个小差意味着什么:死亡,断翅,回不了家······

当我们迎来一阵凉爽的风时,我们感到的是舒适与惬意,而对与蝴蝶来说,是一次灾难,就像台风对我们是一种灾难,可我们有坚固的房子,不怕,它们呢?一吹就倒的“房子”,根本构不成它们的防护墙。

我们有较可靠的天气预报,可以知道明天的天气,它们呢?一切对它们来说都是未知数,人类的威胁,大自然的“强者生存,弱者淘汰”的法则。蝴蝶这一生可以说充满了挑战,它们随时面临着死亡的威胁,在蝴蝶字典里,没有杞人忧天这个词,它们每天生活在恐惧中。

我们有温暖的棉皮大衣来抵御寒风,它们微不足道的小翅膀可以吗?

从这一个个条件中,我们可以看出,我们有的,蝴蝶似乎都没有,但我们还少一样蝴蝶有的:一个沉甸甸的信念:我要与困难战斗!人类是幸福的,又有何理由在堕落下去呢?

这时,我的窗前突然飞过一只蝴蝶,扑扇着翅膀,仿佛在问我“你心中有那个要战胜困难,永不放弃的信念吗?

篇四:蝴蝶的启示

蝴蝶,就是那穿着艳丽服装、翩翩地飞舞在花丛中的小仙子。蝴蝶不仅是小小舞蹈家,身上还有值得我们学习的本领呢!

一个秋风习习的日子,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去爬山,我们气喘吁吁地爬到半山腰,我提出要稍微休息一会儿,等一下再继续爬山。正当我喝水时,突然看见了几只翩翩飞舞的蝴蝶。我想:蝴蝶那么漂亮,要是我能有一只就好了。想到这儿,我自言自语:”对了,干脆我自己抓一只吧!“我看准了一只看起来飞得很慢的枯叶蝶,趁它停在花上的时候,蹑手蹑脚地走到它身后,正准备扑上去,可枯叶蝶却比我更聪明、机灵,它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飞到了空中,马上又双翅合拢停在一棵挂了许多枯枝败叶的树上,与树”合为一体“了,我不甘心,一片一片的寻找,可结果是竹篮打水——一场空,我怎么也想不明白,蝴蝶怎么凭空消失了?

回到家中,我打开电脑查找答案才知道,原来翅膀上艳丽的颜色是蝴蝶的保护色,怪不得刚才我找了好久也没找到。科学家还模仿蝴蝶的这项特殊的本领发明了作战服装——迷彩服。

动物的本领真大呀,真是人类的好老师!

篇五:蝴蝶的启示

小时候,我只知道蝴蝶长得漂亮,却不知道蝴蝶到底为世人做了哪些贡献。

如今我才知道五彩的蝴蝶可以在阳光下变换颜色,所以它们藏在草丛中就像小花,不容易被发现。在二战期间,各国都死伤无数,于是科学家利用蝴蝶颜色鲜艳和周围鲜花颜色相近不易被发现的原理,制造了迷彩服,果真大大减少了死亡人数。

我以前也观察过蝴蝶,但没过几天就坚持不住而放弃了。唉,如果坚持下去的话,我说不定也能发现什么秘密呢!现在,听到”有志者,事竟成“这句话真后悔,但要像科学家一样从观察到发明可真需要好些时间呢,一般人总是坚持不下来。

通过蝴蝶,我的到了启示:要好好地观察身边的事物。现在我打算好好地观察含羞草,想知道它为什么会那么”害羞“,终于,我找到了答案,原来含羞草的叶子和柄里含有很多水,当我用手触摸它的叶子时,水便流到了其他地方,所以叶子便会向上卷,这下我明白了含羞草不是真正的害羞啊!

我此时感到非常兴奋,因为在科学的园地里我又摘到了一朵小花,在知识的海洋里我又捕到了一条小鱼……,世界上还有许多自然之谜等待我们去揭开,我一定要努力学习,长大后去探索大自然中更多的奥秘。

蝴蝶的启示观后感

《蝴蝶》观后感篇一:蝴蝶观后感

又是一周校选课,我很荣幸自己能选到黄老师的课,不仅上课轻松愉悦,还能经常看电影,虽然很多都是儿童电影,但也因此能让自己停下来,净化一下心灵,返璞归真。这周,老师为我们播放了一部名为《蝴蝶》的法国电影。

这是一部关于亲情的法国电影,一个老人和一个10 岁女孩共同去寻找一种阿尔卑斯山脉中的稀有蝴蝶“伊莎贝拉”,老人为了死去儿子的遗愿,女孩为了寻找失去的母爱,走在同一条寻找的路上。整部片子以寻找来一步步梳理出电影本身要体现的内容,寻找并不是意义本身,寻找的动力和根源——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对亲情的寄托才是这部电影最终要表达的内容,也是要传达给观众的意义。

“伊莎贝拉”是老人疯掉的儿子死前最后的希望,他想看看叫“伊莎贝拉”的蝴蝶,为了儿子,老人成为了一个蝴蝶专家,在山里找伊莎贝拉找了15年,这是一种一年只出现10天的短暂生命,但却被誉为最美丽的蝴蝶;单亲女孩的妈妈忙于工作,女孩受到冷落,所以在没有告诉家人的情况下偷偷钻进老人的汽车去了山里,为的就是看到老人所说的蝴蝶。电影最后我们才知道,女孩的妈妈就叫“伊莎贝拉”,她的寻找,纯粹是出于对母爱的渴望。一老一少在山林中露营,对话,从互相排斥到共同携手,当伊莎贝拉就要到来时,女孩却因为毛手毛脚让它飞走了。虽然我觉得电影最后的结局有点俗套,是以警察抓到老人以为他拐卖儿童最后两家冰释前嫌结束的,但是我认为这部片子所表达的意义和拍摄的景色还是挺值得一看的,毕竟法国电影都是比较有人文色彩的,总看美国大片,偶尔看看这种法国文艺电影还是挺享受的。

这部电影,能够欣赏到老人家里无处不在的各式各样的蝴蝶标本和阿尔卑斯山脉如画的风景。导演还把蝴蝶的所有生物形态和破茧过程都一一展示给了观众,这是电影的一大特色。最令人意想不到的要数老人家里一扇紧闭的门了,在小女孩偷偷打开之后,发现那屋子里竟然是一个精心营造的蝴蝶温室,飞舞着各色美丽的蝴蝶,就像城市中童话里的另一个世界,比阿尔卑斯山脉的天然景色更令人惊叹。

整部电影话语不多,但都耐人寻味,一少一老一问一答,满篇基本都是这样的对话。女孩看到一个男人强迫女友和她共同滑翔来表示爱他时,问:什么叫一根绳子维系的爱情?答:当

爱情需要证明时,那它本身就不存在;女孩问:为什么有富人和穷人之分呢?答:平等、自由、博爱的口号虽然叫起来响亮但实施起来却不是那么容易的。诸如此类……人生的经历和哲理就这样在对话中简单清晰的进行了解释,展示在了人们面前。最后的片尾曲也是一老一少的问答歌唱,很可爱、很有趣,这大概是这部影片的又一个特色吧。

不过最后我们还是等待到了伊莎贝拉,就在两人兜兜转转一圈之后,在老人的温室里,一只邮寄来的伊莎贝拉诞生了,两个人的心愿都得到了实现,女孩的妈妈也告诉她“她爱她”。我看到这里,也才赫然明白,这部片子所要表达的意义原来就是,不要忽视身边的爱。当身边的亲人和爱人都还在的时候,要懂得珍惜,不要等到亲人失去了才通过实现当初未能实现的愿望来回忆和遗憾,这是老人给我的启示;要懂得珍惜,不要因为最亲的人在身边就以为他知道自己的心,爱是需要沟通的,也是需要表达出来的,不要让身边的人受到冷落,这是那对母女的启示。爱身边的人和事吧,它会让我们的心里永远驻留着那遍寻不着的最稀有美丽的蝴蝶,让我们不会有遗憾。

《蝴蝶》观后感篇二:

前几天,我从杂志上读到了一篇文章,很受感触。文章的名字是《蝴蝶的启示》,文章的大概内容是这样的:有一个人正好看到一个蚕茧破了个小口,蝴蝶很艰难地从小口中一点点挣扎出来,似乎已经竭尽全力。这个人看不下去了,就拿来剪刀小心翼翼地将蚕茧剪破。蝴蝶很容易就从中挣脱出来,但翅膀很萎缩,紧紧地贴着身体。他期待蝴蝶的翅膀能伸展起来,成为一个健康美丽的蝴蝶,然而它始终带着瘪缩的翅膀在地上爬行,没能再飞起来 ......好心人并不知道,蝴蝶要从蚕茧的小洞中挤出来,把体液挤到翅膀中,最后脱茧而出后,才能展翅飞翔。读了这个故事,让我思绪翩翩,想起了我们当前对孩子的教育,有着与此故事中那个人相似的做法。

“五一”假期间,我乘车去看望在外地求学的儿子。我带着几天前就采购好的儿子最爱吃的食物,换季的衣服,学习的资料,满满两大包,左手提一个,右手拎一个,怀着期盼和喜悦的心情踏上南去的汽车。经过了七、八个小时的车程,终于见到了日夜牵挂的儿子。儿子比春节时长高了许多,瘦了一些,但显得更加帅气。来到宿舍,放下包裹,开始帮儿子洗刷起来。洗了一大堆脏衣服,刷了四双鞋子,拆洗了被褥,撑上了蚊帐,整整忙碌了一下午。第二天走时,把儿子冬季的衣服塞满了一大皮箱,厚被褥装满了一大塑料口袋,像逃难的难民一样挤上了北去的汽车。每次去看望儿子,我都是如此,搞得身心疲惫。起初我总觉得儿子还小,洗刷不干净自己的衣物,帮儿子洗刷是应该的,他大了就能学会这些的。可是渐渐地觉得儿子对我的依赖性越来越强,我帮他洗刷在他看来是一种正常的习惯,没有想深入学习处理自己生活事务的想法了。读了《蝴蝶的启示》一文后,我忽然感到自己的爱在伤害儿子,我的包办代替在误导儿子不想学会自理,我就像此文中的那个人在拿着自认为“爱”的剪刀,剪去孩子自理生活的能力,,剪去孩子战胜自己懒惰和畏难的信心,剪去孩子在困难和逆境中生存的勇气。这也让我想起我的一些学生家长也像我一样无微不至地“关爱”自己的孩子。在家里,家务活一点儿不让做,怕影响学习;上学时,家长背书包,担心压坏了孩子,影响生长;值日时,家长忙着扫地、拖地,怕孩子做不好卫生,挨训;......家长们就像《 蝴蝶的启示》中的那个人——“期待蝴蝶的翅膀能伸展起来,成为一个健康美丽的蝴蝶。”可是也像那个人一样没有想到蝴蝶要从蚕茧的小洞挤出来,把体液挤到翅膀中,最后脱茧而出后,才能展翅飞翔。孩子的成长也像蝴蝶的蜕变一样,在生命的历程里,需要自己的奋斗乃至挣扎,才能变得坚强,才能永远的飞翔。

《蝴蝶的启示》一文也让我想到我们现在的课堂教学。新课改的春风吹遍了大江南北,绿透了各个试教区,但是我们的课堂教学还存在着一些“满堂灌”现象。教师的角色还没有彻底地改变,一些教师对孩子的“关爱”太浓烈,大包大揽,越俎代庖。为了对付教育局的抽考、学校的月考和每学期的期中、期末考试,一些教师对每篇课文作细致地分析讲解,每篇文章后的思考题要求学生抄上标准答案,各种类型的'作文抄上几篇范文让学生背诵......每堂课上老师讲得口干舌燥,学生听得索然无味,语文,这门充满智慧和情趣的学科在学生的心中变得像一潭即将枯萎干涸的死水。我们的孩子也在老师的关爱中变成了傀儡,这不正如《蝴蝶启示》中那只蝴蝶一样,虽然在那个人的帮助非常容易地挣脱而出,但它始终带着瘪缩的翅膀在地上爬行,没能再飞起来。我们的孩子虽然背会了老师给

的标准答案,但是他们智慧又能飞多远,如此长久的训练,他们也许真的只能像文中的那只蝴蝶那样瘪缩着在地上爬行,这难道不让我们老师深思吗?我们的这种一丝不苟的“关爱”会伤害学生,伤害他们的独特感受,伤害他们的创造力,伤害他们的探究精神......所以,我们还是节制自己的“爱”吧,留给孩子自然、自由、自主、自助的空间,让他们经过自己的努力成为一只健康美丽的蝴蝶,永远地在高空中飞翔。

《蝴蝶》观后感篇三:

翩飞过我脑海的你的伊莎贝拉

——评《Le papillon》

“你难过吗?你知道,死亡死人生很重要的一部分,只是它不会事先通知你,很多人活的好像自己有永恒的生命似的,可是从没有人确定他们是否有时间实现自己的愿望。”于连坐在树下的石头上坦然道。

蝴蝶,最翩飞的生物,却承载着最深沉的哲思,如同破茧,如同成长。

伊莎贝拉,最常见的名字,却背负着最伤痛的执念。一个是一种稀有蝴蝶的名字;一个是淡漠的母亲的姓名。一个是沉迷于对自己患有精神病自杀的儿子的悔恨的老人;一个是对自己母亲不关心自己决心报复和试探的女孩。就这样,他们匆匆去了那片这个时节里能找得到伊丽莎白的葱茏的大山。

不知是自然度化了他们或是他们感染了自然,在轻松活泼的舒缓钢琴曲中,恰到好处地清新感,和充满童稚趣致的对白。

“蝴蝶叫伊莎贝拉真奇怪”

“是一位昆虫学家在1839年在西班牙发现了这种蝴蝶的人,他就用西班牙王后的名字给他命了名。”

“我妈妈给我起名字的时候有个拼写错误,本来我改叫艾丽莎,可是等级的人把字母给忘了。”

“这没什么关系,叫艾尔莎也很好听。”

“艾丽莎是伊丽莎白的简称吗?”

于连点头称是。

“哪艾尔莎是什么简称?”

于连想了想,说“不知道,它不是简称。”于连回头一笑。

艾尔莎沉默了一会儿,喃喃自语到,“那就好,是简称就太傻了。”

艾丽莎总是这样,希望自己得到重视。我想,她其实心里是有些失落的,在知道自己最初的名字不是出于母亲对自己喜爱而精心挑选过的,而是母亲和登记员粗心的一个笔误。不过“那就好了”,不是以别的东西命名的简称,不是替代。然后她开心了一些说,“那就好了。”你可以想象她的心。就像她说,她把鸟笼打开的时候,小鸟并没有飞走时的喜悦,“因为它是真的喜欢我。” 影片中总是充斥着这些情感变化精心描绘的情节。在艾尔莎跟着于连愤怒的目睹了偷猎者的时候,在于连捕捉、毒死蝴蝶。“你这是偷猎!”于连开始沉默。我想,艾尔莎是不明白的,不明白于连为什么对于别人偷猎愤怒,但自己却仍然要偷猎。世界总是难懂。艾尔莎是不会明白的,那个男人在门外面趾高气昂地在电话里命令人买卖股票。这一幕总让我想起《小王子》里的一句话,“人拼命挤进快速火车,却不知道自己在寻找什么。于是他们变得忧虑、烦躁、在原地打转??”就像那些人也不能懂,“富有,就是做自己喜欢做的事。”于连总是能把一些大道理讲得那么平易近人。

在于连讲最后的审判的时候,不知是为了反战的主题还是为了原罪的定论,气氛沉重阒静,就像那个艾尔莎不小心吓跑蝴蝶的那个夜晚。人其实还是有很强盛的执念的,老太太能够注视着一个早已停掉的钟表许久许久。于连能够因为艾尔莎吓跑了蝴蝶失态地吼她。

幸好,一切都来得及挽救。

最后的场景,整整四分钟的镜头,华丽丽地都献给了一只破茧的伊丽莎白蝶。蝴蝶终于翩飞,悔恨终于淡忘,关爱终于表白。

“我们去那么远的地方找它,它却在这里等着我们。” 也难怪简桢说,“我只是一只蝴蝶,很偶然地经过了生。”